项目名称:中国人心律失常心电数据库
候选单位: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学院)、清华大学
候选人(含序号):1、刘毅 2、孙京昇 3、王茜 4、梁振士 5、张正国 6、胡广书
项目简介(不超800字):
创建中国人心律失常心电数据库是为了在心电类设备上市前对其自动分析功能的准确性进行评估。作为临床最常用设备之一,心电类设备自动分析的结果是临床上重要的诊断依据之一。国际上客观规范的评价做法是采用经专家逐拍标注的心电数据库进行。临床实践表明:ECG分析参数与年龄、性别和种族都有关。故IEC在相关标准中提出,验证心电图形态和节律自动诊断算法的心电图数据,应在预期使用的特定人群中采集。目前欧美已建立符合IEC标准、西方人种的权威长时Holter逐拍标注心电数据库(MIT-BIH心律失常数据库、AHA心电数据库等)。而我国尚未建立中国人的评价用长时逐拍标注心电图库。结合北京优质资源(与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医院及清华大学合作),参照国外权威的MIT-BIH心律失常数据库,我们创建了中国人心血管类流行病的、专家逐拍标注的长时Holter心电数据库。从约1200条心电数据(双通道,约24小时信号)中经临床典型性筛选,选出65条数据(总心拍约150,000拍)入库,每条数据时长30min10s,均由两位心电专家独立逐拍标注,所有不一致处交由更高级专家重新审核确定。除开放格式(MIT兼容格式)存储的心电数据(每通道采样率500Hz,转换精度12位)外,数据库还包含逐拍标注的注释内容以及性别、年龄信息。标注信息包含心拍类型标注、节律标注和信号质量标注。心拍类型覆盖标准IEC60601-2-47: 2001中所定义的类型。该库有如下创新点:1、全部样本均来自中国人的、逐拍标注长时程Holter心电数据库,提供了稀缺的经临床专家逐拍标注的长时中国人心电资源;2、所有数据,包括心电图波形数据与逐拍标注的注释文件全是电子化数据,而且是公开格式,采用电子化标注。3、数据库可提供依据心拍类型等的自动检索、波形显示等功能。该库可为企业提供共享服务和技术支持,为心电图类设备的设计研发、上市前的质量检测和临床评价提供依据;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大幅降低研发成本,特别是北京市心电类产品生产占全国比重较大,也产生了麦邦、超思等具备出口能力的企业,建立该库对该类企业设计研发提高产品竞争力也具有重要意义;提供符合国际惯例、规范的评价手段。
我单位推荐该项目申报2014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特公示,公示期:2014年3月12日至 2014年3月19日,公示期内如对公示内容有异议,请您向科技和标准办公室(推荐单位科管部门名称)反映。联系人及联系电话:向华 57901436 13911971624
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所
2014年3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