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第三季度绩效任务完成情况 | ||
序号 | 年度任务 | 进度说明 |
1 | 强化药品全过程监管。 | 1、确定了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抽查方案及项目,确定分组人员并邀请相关专家,拟于10月份开展临床抽查专项工作。 2、对4+7本市中标企业其中标品种监督性抽检实现100%全覆盖,未接到不合格报告。 3、截至2016年8月底,全市共组织完成了全部156家无菌和植入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自查,共检查生产企业197家次。 4、截至2019年9月18日,药品经营企业检查359家次,其中药品批发企业277家次,零售连锁总部82家次。 5、截至9月15日,已经实现对全市65家化妆品生产企业全覆盖监督检查;对23家化妆品生产企业进行了飞行检查(占获证企业的35.4%)。 |
2 | 加大药品安全抽检力度,对常用基本药物、医疗器械和化妆品等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药械实现抽检全覆盖,全年抽检共计10000件。 | 截至2019年9月18日共完成2019年全市 “两品一械”抽样9178件,完成率91.78%。 |
3 | 推进医药健康协同创新行动计划,在创新品种审批绿色通道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 | 1.截至2019年9月18日,北京市已有223个品规启动了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工作,其中,34个品规申报参比制剂,其中5家企业的21个品规已获得了参比制剂资格;另外有43个品规完成研究并申报,15个品规已通过一致性评价,28个品规在国家药品审评中心审评。 2.截至2019年9月18日,共办理国家药监局创新医疗器械产品初审8个,办理2个产品进入北京创新绿色通道,2个创新产品获批上市。 |
4 | 试点在50家连锁便利店为市民提供板蓝根、电子血压计、医用防护口罩等乙类非处方药和二类医疗器械销售服务。 | 已完成 |
5 | 开展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试点,允许北京市医疗器械注册人委托京津冀地区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生产医疗器械,助推“注册+生产”跨区域产业链发展。 | 多次召开讨论会,确定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试点工作方案初稿,目前已在我局官网征求意见。 |
6 | 探索完成市药检所、市器检所、市包材所“药品、医疗器械、药品包装材料检验”项目绩效成本测算试点工作。 | 北京市药品包装材料检验所: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成本测算的原则进行了审核把关,根据事务所提出的建议进行修改完善,并经该所工作小组审核,将修改完善的测算结果报主管部门审核。 北京市药品检验所:制定《北京市药品检验所关于进行药品抽验项目成本测算方案》 ,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工作组,比选确定了北京国誉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承担专业测算工作。截至2019年9月底,该单位已初步完成药品、药包材、保健食品和化妆品检测成本测算,并对成本测算结果进行多次论证及完善,将初步测算结果上报主管部门。 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所:已初步完成医疗器械检测成本测算,并对成本测算结果进行多次论证及完善,将初步测算结果上报主管部门。 |
7 | 加强舆情监测和宣传普及工作。 | 1.依托新媒体普及科学常识。借助市药监局官方微博、微信、今日头条号普及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安全常识,“北京药监”官方微博、微信及政务头条号累计发布信息2702条。 2.精心策划,辅佐决策,编制每日药监舆情。借力专业舆情监测机构,建立覆盖电视、广播、纸媒、新闻网站、新闻客户端、微信公众号等全媒体的舆情监测网络。三季度监测、预警舆情信息3000余条,汇编《每日药监舆情》63期,35万余字。 |
9 | 承担市政府工作报告关于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8项任务。 | 1、制定《法治建设工作实施意见(2019-2020年)》《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的实施意见》《行政许可备案程序管理规定》等,科学谋划新药监体系下的法治工作顶层设计,搭建法治工作体系,规范重点领域工作程序。 2、做好一般性支出压缩工作。在年初压缩一般性支出5%的基础上,进一步压缩了5%的基本支出和10%的项目支出。 3、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加强政治建设。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将集中学习研讨与党员个人自学贯穿始终,为基层党组织发放政治理论学习资料,邀请专家进行法律法规和中华传统文化专题辅导;丰富主题党日活动,组织机关全体党员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歌曲诞生地重温入党誓词,组织学习《难忘初心》专题片和张富清、黄文秀、杜富国等同志先进事迹,参观北京市禁毒教育基地;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局领导班子成员和各基层党组织书记讲专题党课,开展对照党章党规找差距工作,梳理调研问题清单和检视问题清单,组织召开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 4、组织落实专项监督,加强作风建设。对2019年重大活动服务保障、药品安全监测、市场秩序保障和安保维稳、重点工作任务及重要民生实事项目等11项重点工作开展专项监督,对全年药品抽验工作实施现场监督,推动重点工作落实。组织警示教育,通报典型案例,持之以恒把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部署开展药品监管行政、廉政风险点梳理及防控措施制定工作,针对性完善工作流程、制定防控措施。 |
10 | 新中国成立70周年服务保障工作任务。 | 已完成 |
11 | 国务院优化营商环境督查整改事项第54、55项。 | 1、深入开展“放管服”改革。对2018年办理频次在500次以上的高频政务服务事项进行梳理,将6项药品类事项列入高频事项清单,承诺今年实现相对人办事最多跑一次。精简政务服务事项申报材料,压缩审批时限,优化营商环境,据初步统计,我局政务服务事项能够实现申报材料减少60%以上的目标,办理时限压缩比例达到57%。 2、加快新网站开发建设和集约化工作,整合栏目,归集数据,强化服务,改进搜索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政务公开、政民互动,突出用户思维和服务导向,设置“我要办”“我要谈”“我要查”“我要看”等模块,新增智慧服务应用“点我互动”对话框,智能机器人“药小娇”全天在线提供咨询服务。 3、按照市政务服务管理局“综合窗口”工作模式改革的具体要求,不断强化综合窗口人员业务能力和水平,认真学习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等受理事项《业务工作指南》和《审查要点》,利用午休和下班之后的时间开展业务指导。同时,每天出题10道,形成本单位知识库,利用每天早训晚结时间,对综合窗口人员进行业务知识问答。 |
12 | 优化提升审批服务效能,规范中介服务管理。 | 略 |
13 | 国务院督查、国家审计署审计、市委常委班子2018年度民主生活会查摆问题、市政府党组2018年度民主生活会查摆问题、2018年绩效考评反馈整改事项。 | 略 |
14 | 市政府督查、建议提案办理、政务信息报送和推进本单位绩效管理工作(年度市政府绩效管理专项考评工作)等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其他重点工作。 | 1、完成2019年市政府交办我局的21件建议提案办理工作,得到代表、委员的一致好评。 2、认真完成市政府督查件,落实市政府绩效管理工作要求,完成绩效工作预案和季度任务进展情况报送工作。 3、加强政务信息报送工作。一是邀请市委信息室负责人为我局进行专题讲座,二是制定出台信息报送管理办法,并不定期发布信息报送要点,及时向市委、市政府、国家药监局报送政务信息,编辑《药监动态》专刊27期,普刊15期。 |
15 | 市委市政府相关重点工作任务的协办落实。 | 略 |